其實,這些都是造紙與紙貿及其它利益相關方利用曾經經歷過物質短缺時代形成的恐慌心理,借以推漲紙價,收割一撥智商稅而矣。 因為,自從人類進入市場經濟以來,就不曾出現過商品的短缺,何況在需求持續萎縮,又有其它替代纖維相繼出現的當下呢?
為了求證造紙原材料是否短缺,包小編收集了2019年外廢、原紙、紙漿及廢紙漿的進口情況,結果并不能佐證原紙面臨短缺的觀點。
2019年外廢進口情況分析
12月3日,環保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公示了第15批限制進口類產品明細,其中廢紙獲核準總量為1.07萬。至此,進口廢紙額度審批公示或已徹底完結。總結來看,2019年進口廢紙核批15批,涉及79家紙企,核準總量為1075.19萬噸,比2018年總量減少了186.6萬噸。
批次 | 2018-2019年度第一至第十五批核定廢紙進口量 | |
2018年(萬噸) | 2019年(萬噸) | |
第一批 | 226.5673 | 503.518 |
第二批 | 34.4291 | 43.15 |
第三批 | 46.6301 | 6.042 |
第四批 | 111.4626 | 0.927 |
第五批 | 40.7945 | 222.1915 |
第六批 | 18.2925 | 22.479 |
第七批 | 63.673 | 24.953 |
第八批 | 131.5676 | 0.594 |
第九批 | 205.9259 | 0 |
第十批 | 64.9642 | 168.7070 |
第十一批 | 134.7067 | 26.532 |
第十二批 | 2.3255 | 10.15 |
第十三批 | 3.0745 | 40.589 |
第十四批 | 0 | 4.237 |
第十五批 | 177.3355 | 1.074 |
合計 | 1261.749 | 1075.1435 |
數據來源:中國固廢化學品管理網 |
具體來看:
分季度來看,2019年一至四季度審批額度分別占比51.50%、25.13%、19.10%、4.27%。其中一季度審批額度已占全年審批額度的一半左右,二三季度獲批量相對變化不大,四季度則減少尤為明顯。
從獲批企業來看,玖龍、理文、山鷹三大紙企仍是國內獲批額度最大的三大紙企,2019年獲批額度分別為31%、14%、13%,合計占58%,其他64家紙企合計占42%。2018年玖龍、理文、山鷹三大紙企獲批額度共占比64%。今年三大紙企占比較去年占比下降8個百分點。
2019年,進口廢紙按進口品類占比統計來看,廢舊箱板紙、廢舊報紙及雜紙、脫墨類廢紙分別占比76%、20%、4%。此情況與2018年情況相比無大變化,廢舊箱板紙依然為進口廢紙的主體。
從進口廢紙來源國家及地區來看,美國、歐洲、日本仍是中國外廢進口的三個主要來源。2019年分別占比42%、23%、16%,其他地區占比19%。
外廢均價方面,進入2019年,因國家外廢政策限制,審批額度及進口量大幅減少,同時因國內市場行情不佳,國廢價格震蕩下跌,以進口廢舊箱板紙為例,價格從1月份全年最高點261.80美無/噸一路跌至10月份145.04美元/噸。因11及12月外廢市場表現更加清淡,預計進口均價或仍有下滑。
2019年1-10月進口原紙
參考觀研天下發布《2019年中國瓦楞原紙行業分析報告-行業運營態勢與發展前景預測》
指標 |
數值 |
瓦楞原紙進口量_當期值(萬噸) |
14 |
瓦楞原紙進口量_累計值(萬噸) |
113 |
瓦楞原紙進口量_同比增長(%) |
42.2 |
瓦楞原紙進口量_累計增長(%) |
13.1 |
指標 |
數值 |
瓦楞原紙進口額_當期值(萬元) |
34305 |
瓦楞原紙進口額_累計值(萬元) |
|
瓦楞原紙進口額_同比增長(%) |
5.3 |
瓦楞原紙進口額_累計增長(%) |
-4.7 |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總署,觀研天下整理(YX)
2019年1-10月進口紙漿
參考觀研天下發布《2019年中國紙漿市場分析報告-行業深度分析與投資戰略研究》
指標 |
數值 |
紙漿進口量_當期值(萬噸) |
263 |
紙漿進口量_累計值(萬噸) |
2243 |
紙漿進口量_同比增長(%) |
24.3 |
紙漿進口量_累計增長(%) |
7.9 |
指標 |
數值 |
紙漿進口額_當期值(萬元) |
|
紙漿進口額_累計值(萬元) |
|
紙漿進口額_同比增長(%) |
-11.9 |
紙漿進口額_累計增長(%) |
-7.3 |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總署,觀研天下整理(YX)
2019年進口廢紙漿
據海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國共進口廢紙漿56.83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31.23%,累計增量高達39.6萬噸。進入第三季度,我國廢紙漿進口量增長明顯。
2019年1-9月我國進口廢紙漿來源情況統計表
其中,臺澎金馬關稅區、美國、老撾、越南為主要進口來源地。
2019年進口廢紙漿
綜合來看,2019年進口廢紙總量比2018年減少了186.6萬噸。但是進口原紙比2018年凈增加了14萬噸,進口紙漿凈增177萬噸,進口廢紙漿凈增39.6萬噸,合計增加230.6萬噸,完全覆蓋了本年進口廢紙批文的缺口。
2016年來的進口廢紙總量如下:2016年2800萬噸,2017年2568萬噸,2018年1261萬噸,2019年1075萬噸。 其2018年對比上一年凈減少1307萬噸,可謂斷崖下跌,但整個2018年,不僅沒出現原材料短缺,反而是持續了幾乎一整年的紙價低迷。原因何在?
包小編認為,2018年外廢紙減少1307萬噸但未出現原料短缺的原因有二:一是2017年度的國廢紙瘋漲,令國廢回收率大大增加,彌補了外廢缺口。二是2018年的工業原紙需求出現了明顯下滑,我們預計下滑幅度在10-15%之間。
而在即將結束的2019年,各種跡象表明,工業原紙的需求仍在持續下滑,幅度或許并不比2018年小。 如果這樣算來,造紙原料其實是過剩的,甚至可以稱得上嚴重過剩。
依據國家政策的要求, 2020年進口廢紙實際進口量或在500萬噸左右,不過我們根本不用擔心,2019年多出的造紙原料足夠覆蓋區區575萬噸的縮量。展望2020年,隨著物價的上漲與人們收入的減少,工業原紙的需求仍將呈現下滑態勢。
因此,未來2-3年,我們看到的將不是造紙原料短缺,而是 過剩!